第八十章 简报-《宋鼎》
第(3/3)页
贾旭一边向前厅走着,一边不禁地感慨,那个两年多以前削瘦稚嫩、吃块蜂糖糕都会高兴地将眼笑成弯月的小丫鬟,现在也已经十四五岁,按当世的标准已经不算小孩子了。作为贾旭自己宅中的第一个仆从,自鄂州一路相随到此,每日服侍他吃饭、更衣、洗漱,默默地陪着他经历了许多事,浑然不觉间,褪去的不仅仅是脸上的婴儿肥、还有那股怯懦和生涩,长高的也不仅仅是个子、还有顶梁拿事的气势。如今的她,俨然一副女管家的模样,对贾旭后宅中的诸多杂物最有发言权,就连吕府带来的十六个陪嫁丫鬟,在夫人的特别授意下,也对她礼敬有加。
而在后宅之中,安儿与茹娘两个相识最早、也最没根脚的女子,自然关系最好,贾旭不在的时候,早已厮混得极熟,混淆了主仆,开得起没边没际的玩笑。
“这丫头。”贾旭看着她跑开的背影,笑着想道:“是不是该给她找个婆家了?”
他揉着腰来到前厅,陆秀夫早已坐在那里喝着茶,显然已等他有段时间了。
陆秀夫抬头看见贾旭进来的样子,眉头一皱,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大人青春年少,正是贪玩之时,却也要知道节制才行,早早就腰疼可不成啊。”
贾旭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打住,君实先生误会了。我只是想事情坐久了没换姿势、有些酸罢了,缓一缓便好。”
陆秀夫将信将疑地看着他,心想大人家事,他也不好多说。自古以来少时英武、后来沉溺女色而转为昏聩的君臣例子数不胜数,自己以后当时时规劝。
谁知贾旭却探头过来盯着他说道:“话说君实先生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没想着娶妻?还是因为昌化这般偏远小县没有看得上的大家闺秀?要不要我叫我家大人在临安为君实先生物色物色?”
“你休要再胡言,好男儿功名未立、事业未成,不必急于家事!”平日一贯面如止水的陆秀夫难得的红了脸,一本正经的争辩着。
贾旭又与他调笑了几句,然后拿起了放在桌上的简报。
随着摊子铺开的越来越大,他已经不可能每件事都面面俱到地亲自参与、亲自引导,但情况还是要掌握的,于是便建立了简报制度。昌化军各地、各项事务,按重要程度、发展阶段,分为月报、旬报、三日报和日报,定时将形势变化、最新进展汇总到一份文书中,方便贾旭随时掌控全局。
而且在建立制度时,贾旭特意强调,不要做成事事请示的形式,交代了任务、制定了目标,只有在需要跨部门协调时才可以提出相关申请,自己范围内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完成、然后将进展和结果报上来就是了。当贾旭感觉情况不对时,自会出面干预。
对于这种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给干事儿的人自主权让他们极大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不失掌控的方式,一经贾旭提出,便得到了陆秀夫的认可和支持。只是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此法当下可行,乃因基业初创,各处理事之人起于草莽、正是奋进之时,还能做到自律、自守。待到若干年之后,激情退却、懒惰自生,或因路途较远,或因畏难惧祸,难免在简报上信口开河、数字上虚报造假。”
贾旭当然知道陆秀夫所言是实,建立一套监察系统是必然的选择,只是一来目前人才不足,真有人才也是急于安排去做事,二来监察官本身也是官僚,监管的增加必然造成效率的下降。如今昌化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些事情只要还在可控范围内,也只好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将监察制度建立起来,是必然的事情。
贾旭看着简报上的内容。从吉阳军班师时,贾旭将张世杰和神火营暂时留在了那里,负责控制当地局势。贾旭准备让张世杰接任吉阳军使,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地盘,当然不能便宜了别人。张世杰先后在吕文德、贾似道麾下任将,长年在江淮、荆湖与蒙古人作战,论功劳、论资历,如今授个军使不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