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碧潮行会在帝国的投入不多,也不想搅乱帝国,只想有个稳定环境做生意。 若卡尔文家与路易斯真有裂痕,那这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据,说明赤潮要脱离旧体系,需要新的依托。 北境矿稀而精,一些矿产连联邦都难开采。 若能经由赤潮获得稳定供应,行会不仅能压住灰烬行会,还能建立一条独立的商业线。 拒绝,很可能未来会被排除,合作,则立刻多一条路。 “投资?不,是生意。我们要矿石,他要繁荣。”他在心中默念,“这是天作之合。” 塞尔纳重新俯身,在文件上写下命令:“批准接触赤潮。由莱顿维持联络,派贸易使节一名,以冷盐商队名义在赤潮设立驿站。交易限于矿产与炼金材料,不涉军需与情报。” 最后,他在资料留下一行短评:“路易斯·卡尔文,值得被认真看待的北境之王。” ………… 第一缕阳光照亮赤潮主城的圆顶屋群,城钟敲响,意味节庆开始。 史密斯一家屋内的桌上还摆着早餐:刚烤好的黑麦面包、热牛奶和一锅炖菜。 史密斯正端着碗,笑着看着女儿把蜂蜜涂得满手都是。 “今天可是开春节,”玛丽一边擦着女儿的嘴角一边笑,“吃完我们就去广场看节目。” 伊妮兴奋得连勺子都拿不稳:“真的吗?还能盖印章吗?还能吃糖饼吗?” “当然可以,”史密斯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玛丽看着窗外升起的晨雾,这样的早晨真像梦一样。 没有饥饿,也没有恐惧,只有热气腾腾的早餐和等着去玩的孩子。 玛丽收拾好餐具,推开家门,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散开。 她穿着厚外套,挽着丈夫史密斯的手,女儿伊妮在前面跑,一边笑一边挥舞着学校发的打卡纸片。 “慢点,别摔了!”玛丽喊着,声音被人群的笑声淹没。 街道上,面包摊的热气混着鱼香,商贩吆喝着:“烤鱼三枚铜币!蜂蜜水今日特价!” 孩子们排队盖印章,工坊的汽笛偶尔在远处鸣响,像是在为节日伴奏。 史密斯笑着牵起妻子的手:“还记得霜戟的冬天吗?那时候咱们连面包都舍不得买。” 玛丽点头,眼神柔和:“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在南市广场停下,买了串烤鱼,又在工匠摊前看锻铁。 火星飞溅,铁锤声整齐得像一首乐曲。 伊妮睁大眼看着那位铁匠把节庆纪念章从模具中导出来,递给她,高兴着跳起来。 午后的广场人声鼎沸,摊位一排接一排。 玛丽看见孩子们在套圈圈、掷铜币,赢到的小木偶被高高举起。 那是一个木制摊位,圈子是麻绳编成的,老板是个留着灰胡子的矮个老匠,看到伊妮笑着调侃:“小姑娘,来一个?” 伊妮兴奋地点头,于是史密斯掏出十个铁币递给老板。 伊妮把圈举得高高的,舌头微微吐出,小心地瞄准那只穿红裙的布娃娃。 圈子飞出,在空中转了一圈稳稳落下。 “中了!”老匠哈哈大笑,“这孩子有天分,准是老天爷赏的手气!” 史密斯接过娃娃,随口问:“最近生意怎么样?” 老匠擦擦额头的汗:“不错啊,这几年大家都有钱,节庆一到,孩子们舍得花。要感谢路易斯大人。” 史密斯也接着说道:“感谢路易斯大人。” 玛丽也笑着点头。 阳光照亮了人群,铁匠、渔夫、商人、士兵…… 赤潮城的人们都在笑,那笑声温暖、真切,虽然还落着雪,但一切都暖洋洋的。 玛丽看着人群,心头忽然有些酸。 她记得自己还是霜戟城的中产商户之女时,生活并不像外人想的那样安稳,甚至冬天还会挨饿,嫁给他这位骑士队长的丈夫生活好了一点,但也总还是物资匮乏。 而且想到自己当初听闻迁往赤潮时的恐惧,玛丽轻轻笑了笑那时的担心如今看来真是可笑。 曾以为这片荒原只有雪与死亡,如今却成了她最温暖的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