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攻占玄武门-《傲唐》


    第(2/3)页

    李泌知道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了。也只得开口:“高尚书说的不错,忠王殿下动手的最好时机就是这个时候,那样你就是平灭了永王叛乱的功臣,并可以顺理成章地继续皇位。如果皇帝的力量占了上风。那即使最终永王的叛乱被平灭,你也代皇帝而立,也要待以后,到时谁也不知道如何变化。相信殿下也是知道,如今陛下正在想办法削除你的权力,你等不到那个时候的。”

    杨晞注视着两人,最终点点头,“两位的意见非常有道理,我认可!”

    李世民杀兄戮弟。逼迫其父退位,虽然广被史学家诟病,但这并不影响其历史地位,其所治下大唐逐步走向繁盛,创造了让史者称道的“贞观之治”。成为万人敬仰的明君。杨晞现在要做的,并不是亲手杀掉什么人,他只是利用李璘起叛的机会,拣个渔翁之利而,罪恶与李世民相比小了很多,与李隆基通过政变上台的味道差不多。相认即使被世人知道了这些,但只要他将大唐治理的好,再创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要繁盛的时候,惠泽天下的黎民百姓,那世人就会记着他的好,而将他的罪恶慢慢遗忘的。

    两位得力亲信这样说了,杨晞心里越加坚定了,更何况他这个穿越人与李玢除了一点莫须有的血缘关系外,其他没有任何维系亲情的东西,两人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与杨国忠之间的。即使残忍一点,自己心里也不会有非常罪恶的感觉的。

    李泌和高适并不知道杨晞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也根本不知道杨晞这个准备登上帝位的人原本并不属于他们这个时代,心思可是与他们完全不同的。

    李泌知道,杨晞登基后,他和高适及其他有功的大臣,必须要隐退了,不然很可能被杨晞借各种手段除去。杨晞虽然非常与众不同,但当了皇帝后,谁也无法预料到他心性会怎么变化,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此李泌知道杨晞现在的心思,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

    也就在杨晞和李泌、高适几人定下了最终的行动时间和计划的第二天晚上,李璘策划的兵变开始了。因为特别行动队的插手,皇帝李玢并没觉察到李璘将要发动兵变的消息,并没太多的防备。不过因为此前已经感觉到了异样,也加强了宫内的防卫。

    月初时候,天上没有月亮,没有灯光的地方尽是一片漆黑。已经是子夜过后,长安城宵禁早已经开始,整个长安城,除了一些鸟鸣虫叫外,就没其他声音了。皇宫内也是差不多,除了偶尔整齐列队走过的禁军将士外,没其他什么动静。

    不过就在这片静谧之中,大明宫北面最外围的重玄门内,却有一队队禁军将士正在集结。他们没有打火把,也尽量不发出声音,因此并没引出太大的动静。这是左羽林军镇守的防地,左羽林军中郎将梁成已经将其麾下的八百名军士全部集结,准备进行蓄谋己久的兵变。

    李保所领的七百人马也已经在名银台门附近集结,悄悄开往玄武门方向,准备与梁成部一起行动。

    很快两部人马千余人就汇集在了一起,到底是大唐精锐的禁军人马,千多人的行动也没发出太多的声音,没被城墙上巡逻的其他禁军将士发现。

    李璘当然也在列,不过他还呆在重玄门的城门楼上,准备在叫开或者攻开玄武门后,再率自己的那些私兵也加入战斗序列,争取尽快控制皇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