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会不会是陷阱-《傲唐》
第(3/3)页
正自疑惑间,那几人中的某一个军士上前一步,对庞忠行了一礼道:“将军,小的是太.....子殿下的亲卫副将,安守明,奉殿下的令,求见贵军杨元帅,还请将军带我们去见元帅,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与杨元帅商量。”
庞忠沉思了一会,马上下了决定,命令麾下人马继续前行,他亲自带着这几名据说是安庆绪身边人的军士到杨晞那里去。
听到庞忠带着几名安庆绪身边的人过来后,杨晞也是吃了一惊。
那几名军士被带到杨晞面前后,与刚才在庞忠面前一样自报了家门,并在确认了杨晞的身份后,马上前一份安庆绪写的亲笔信,交给了杨晞。
杨晞打开信,借着火把的亮光看了起来。看了信的内容后,杨晞很是有点吃惊。
安庆绪在信中说,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不该与大唐朝廷对抗,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弃暗投明,与自己的父亲安禄山决裂,归降大唐。为了替自己赎罪,他决定与唐军里应外合,在唐军攻打洛阳时候,打开洛阳城北的那些城门,让唐军进城,消灭不愿意与唐军合作的那些人马。
安庆绪在信中告诉了杨晞,他现在就在洛阳北门,田乾真和尹子奇等将会和他一道归降大唐,并在唐军抵达时候,一道攻击忠于安禄山的人马的,安庆绪要杨晞加快行进速度,争取在今天晚上就抵达洛阳北门,并马上进城,以免夜长梦多,情况有变。
安庆绪在信上还详细地讲述了一番洛阳北面的情况,要杨晞怎么行进,怎么联络,写的挺详细的。
在看了这封信后,杨晞马上判断出来,一切与原来历史记载的不一样了。洛阳城内的情况并不是如他预料那样发展,安庆绪并没成功刺杀安禄山,而是在刺杀失败后,带着亲信手下逃到洛阳北面的几座城门,准备据城门而守,与安禄山的人马对抗,并准备接应攻城的唐军。事情肯定是这样的,不然安庆绪不可能派人出城来联络他,并准备与他里应外合,一道消灭安禄山的人马的。
“这会不会是个陷阱?”杨晞在看了信后,脑袋中本能地冒出这个念头来。
要是安庆绪依然如历史记载那样成功刺杀了安禄山,并控制了局势,现在这样的表示只是诈降,目的是想趁他率军入城时候,背后来这么一击,那该怎么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