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心生一计-《傲唐》
            
            
            
                
    第(2/3)页
    叛军没趁夜连续攻城,让他放心,他更加确信,形势进一步朝有利于大唐军队的方向发展。
    叛军没在晚上持续攻城让他挺意外,更让他意外的是,在天刚擦亮之际,又有一万五千援军抵达潼关了。这是陈玄礼亲领人马中的一部,但领军将领却是杨国忠的亲信郑昂。
    在问询了郑昂后,杨晞这才明白原委。
    原来郑昂部是在再次收到朝廷令他们加快行进速度的命令后,脱离了陈玄礼部,趁雨后的月夜,天气非常凉爽的机会,加快行进速度,并在天亮后抵达潼关。
    据郑昂陈述,陈玄礼亲领部至少在中午时候才会抵达潼关。
    听了郑昂所讲他们部沿途行进的情况后,杨晞完全清楚,陈玄礼是故意这般拖延的,并没有全速救援潼关。
    要不是他一再向朝廷上表请援,朝廷多次派使令陈玄礼部加快行进程度,郑昂部也不可能在天亮时抵达潼关。
    陈玄礼这样做的目的杨晞当然明白,那就是想看他这个杨国忠的最小儿子在潼关吃败仗,损了名声,最终来收渔翁之利,甚至还有更多的目的。
    明白了事儿,杨晞大怒,在安顿后郑昂部后马上再修书两封,一份是呈给皇帝李隆基的奏表,还有一份是写给自己老爹杨国忠的急件,让军士通过驿站的快马火速送往长安。
    此前他已经有相似内容的奏表及秘信送往长安,现在进一步弄明后续援军的情况,怒不可遏下他表达的意思也更加直接了。
    杨晞不希望潼关守军内部出现矛盾,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不错的表现,折服了大部将士,他要维持现在的安定团结局面,决不允许被人破坏。
    无论是陈玄礼,还是其副将范志诚,他都不会允许他们对他使手段,他有个非常得皇帝宠信的老爹,杨国忠会帮他将所有麻烦都消除掉的。
    “杨元帅,末将担心,陈大将军抵达潼关后,会不听你的指挥!”在安顿后军士后,郑昂单独求见了杨晞,并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