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来的真是时候-《傲唐》


    第(2/3)页

    不会就他一人保持清醒,其他将领都被吓糊涂了吧?杨晞自己都糊涂了!

    只是他也不要就此事质问哥舒翰及其他将领,巡城继续!

    还好,除了南门方面的防守情况做出重大改变外,其他各城方向基本保持原先不变。

    巡城结束,就在诸将准备散去,各回各自坚守的岗位继续待命之时,有军士飞奔着来报,说是监军宦官边令诚逃回来了!听到监军宦官边令诚出现了,众将都有点吃惊,哥舒翰也是!

    监军宦官可不是一般人物,至少朝廷在军队中实行以宦官作监军的制度以来,监军宦官的地位就凌驾在众将之上,仅次元帅、各类兵马使等统兵将领,而且因为监军宦官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很多时候,其发言权甚至超过了元帅或者兵马使,特定时候,甚至能主宰整支军队的命运及统兵元帅和兵马使的命运,就如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个统兵大将,就因为边令诚的一再上奏,再加上杨国忠掺合了一把,功勋何等卓著的两个人就失了性命。

    对于各级统兵将领来说,监军宦官都是压在他们心头上的一座山,挂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是一个非常畏惧的人物,特别是在兵败以后,对监军此人会更加害怕。

    监军宦官的一道奏言很可能就决定了他们的前程命运,甚至生死的。

    可以说,监军宦官是整支军队中最让人畏惧,最不受欢迎,最让人讨厌、憎恨之人,特别是像边令诚这样能直达天命,深得皇帝的信任,又害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将的人,许多人想一杀而后快,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此人在灵宝兵败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却没想到现在又阴魂不散地出现了。

    在场的这些人谁也不知道边令诚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要说边令诚刚刚从乱军之中逃回来,那就该从潼关前面出现,但现在边令诚并不是从东面出现,而是从西门进潼关城的!此人怎么会从潼关西门方向冒出来呢?这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杨晞当然对这个所谓父亲的亲信人物深恶痛绝,要不是此人一再奏言,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将不一定会死。这两将不死,潼关兵败的事也可能不会发生!

    一听边令诚出现了,不由的皱了皱眉,没好气地喝令带此人到面前来。

    他不像哥舒翰及其他将领,对连令诚没有一点畏惧,也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在听到边令诚到潼关的报告时,许多将领的眼光落在了哥舒翰和杨晞这两位潼关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上面,他们从哥舒翰和杨晞的脸上看到了不同的反应。

    哥舒翰神色有点紧张,似有畏惧;而杨晞则一副鄙夷加无所谓的神色。看到两位主将这般神情变化,许多将领油然而生一种好奇,很想看看边令诚到来后,杨晞会如何相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