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编户契丹-《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3)页
    契丹的双核心制度,属于不上不下,简单来说,就是在集权和贵族民主之间。
    集权方面,有两个话事人。
    至于贵族民主,则是因为契丹的可汗和各部落首领,是世选制,而不是世袭制。
    世袭制,首领可以一直坐庄,可以指定继任者。
    而契丹的世选制,则是在家族内部,三年一选,首领轮流做庄。
    这样的制度,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很难和中原王朝叫板的。
    后来契丹之所以能成为大辽,是因为制度的逐渐演变,加之又出了耶律阿保机这个猛人。
    耶律阿保机出身迭剌部,踩着前辈们的权利斗争,从可汗亲卫军统领,逐步做到可汗,一个人同时掌握了迭剌部和南北二院。
    耶律阿保机当上可汗之后,三平“诸弟之乱”,又在他老婆的建议下,摆鸿门宴,收拾了其他七部的首领,这才坐稳位置。
    李琩要想收拾契丹,政治路线上,一是阻止耶律阿保机这样的人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不能让迭剌部的人管到南北二院,二就是趁他们大选的时候,拱火。
    具体的拱火方式,可分在两个层级。
    第一個层级,是迭剌部的首领选举。
    耶律涅里老迈,已经卧病在床,在今年就要从他儿子里选出一个人当迭剌部的首领,耶律涅里倾向于大儿子耶律毗牒。
    在历史上,由于耶律涅里权势过大,大唐又处于内战期,迭剌部的选举只是走一个过场,耶律涅里很顺利的将权利交到了耶律毗牒手上,但现在李琩肯定不能让耶律涅里如此“独裁”,他必须让迭剌部的选举“民主”,给耶律毗牒的弟弟们一个机会。
    第二层级,是在其他七部。
    遥辇氏一家独大,其他七部心里早就不爽,他们有心夺回以前的话语权,只是实力不够。
    李琩就负责给其他七部补上实力。
    颜真卿接到李琩的敕令,听令而行,给耶律毗牒的两个弟弟和其他七部送去了武器粮草。
    有大唐的支持,耶律毗牒的两个弟弟加入争夺迭剌部首领的游戏。
    其中,颜真卿大力支持的,是耶律毗牒的二弟,耶律葛明。
    耶律葛明手里有兵,直接带人兵谏耶律涅里。
    同时,迭剌部内乱之时,契丹其他七部逼宫李怀秀,重提“八部议政”。
    事情到了这里,无论契丹内部谁输谁赢,整体实力都会大为虚弱。
    大唐静等结果。
    到十二月初,契丹的内战结果出来了,李怀秀没有迭剌部的支援,被迫同意其他七部的提议,南北两院改为八部议政。
    八部议政,本来就是契丹之前的政治模式,恢复祖制,也算具有法理性。
    只是这个模式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各自为战。
    而耶律葛明,在大唐的支持下,还是败给了耶律毗牒,逃到大唐。
    不得不说,耶律毗牒是个雄主,若不是遇到李琩,他可以为耶律阿保机打下君主的集权基础。
    但可惜,他遇到了李琩。
    耶律葛明逃到长安,李琩不仅接纳了他,还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
    这下给契丹整不会了。
    因为李琩给契丹可汗加封的官位,是左骁卫大将军,这跑过去一个叛徒,反而被封左骁卫将军,相当于契丹的副可汗。
    耶律毗牒得知此事,星夜遣使者来到大唐,请李琩要么把耶律葛明交给他们处理,要么杀了耶律葛明。
    李琩当然没有同意。
    耶律毗牒大怒,指责李琩“妄示天下”,然后一面整军备战,一面派人到长安刺杀耶律葛明。
    耶律毗牒的杀手一到长安,岑参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然后禀报李琩。
    李琩让岑参按兵不动,关键时候,救下耶律葛明就行。
    几天后,耶律毗牒的杀手在红月掌管的红花楼对耶律涅明动手,岑参带人救下耶律葛明,活捉了耶律毗牒的杀手。
    继德四年正月二十六。
    李琩把岑参呈报的耶律毗牒派人到长安刺杀的奏书,给众大臣们看。
    众臣看了,都十分愤怒。
    边陲小国,竟然派人到大唐天子脚下杀人,这怎么了得?
    管兵部的高仙芝和封常清等武将,都力谏出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