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春秋之后》


    第(2/3)页

    而且秦国现在内部乱的很,如今掌权的是庶长晁,在位的秦悼公不过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并且秦国现在乱局,最终的原因就是因为改革。

    秦悼公的爷爷秦简公对于秦国的现状十分的不满,便开始下令,允许官吏和百姓带剑,想要用这种方法来提振秦国的尚武之风,这也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带剑的传统特权。

    并且随后提出,秦国从今以后征税,按照田地的实际数目进行收取,这等于说就算是有人开辟了自己的私田,也要向朝廷上税,这就引起了那些贵族的不满。

    导致秦国贵族和国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于是在秦简公死后,趁着国军的势力还没有成长起来,这些贵族就联合起来对抗王权。

    所以也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秦国的国政掌控在庶长的手中,而国君的势力则是被很大程度的削弱了,以至于后来的秦惠公到现在秦悼公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

    由此看来现在是进取秦国的最佳时机,随后蒙荻送范蠡离开善道,等到伯仁到来之后,他便和计然一起返回怀城,一路之上他准备回去之后,改革官制。

    到了淮城之后,齐国已经派出使者带着齐国公主,前来跟汉国联姻,只是因为这一次并不是正妻,所以动静也就小得多,大婚过后蒙荻就直接宣布,推行新的官制。

    那就是采用汉朝的三公九卿之法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治政,而太尉则是负责管理军政。

    余下的九卿则是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现在计然回来了那么丞相之位,自然是当仁不让,白圭则是被命为御史大夫,孙武为太尉,其余九个衙门各有安排,只有宗正一职暂时空缺。

    这一套官制是后来的汉朝传自于秦朝,颇为的严密,蒙荻算是直接拿来用了,而且各个人的分工明确各有司职范围,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方便进行追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