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四十二章 秦王九剑-《霸府》


    第(3/3)页

    何遇心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原来只以为荆轲徒有虚名,学艺不精,这么短距离的刺杀都失了手,却没想到秦始皇嬴政竟然是剑术高手。秦人浴血千年,留下的这路剑法果然非同小可。“

    忽然又一想:”日本刀术精义和秦王九剑如出一辙,难怪有些日本人自认是秦人后代。“

    他又依稀记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四句名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前只是简单理解为秦王声威之盛,却不知道原来也是在写嬴政的剑法超群。由此看来,后世李白学过这秦王九剑也很有可能。”

    冉裕当下一边比划,一边传授秦王九剑。秦王九剑对力量要求不高,精妙之处在于化繁为简,于无处发力处突然发力,变幻无穷,奥妙非常。

    何遇天资聪明,武学又颇有根基,时间不大,便记住了其中诀窍。

    接下来便是持剑与师父喂招。一开始只接得两招,一个时辰后便接得四五招,间或还能攻出一招。又练了一个时辰,已是可以接下七八招,反击三四招。再往下喂招,却是进展不大。

    秦王九剑讲究全神贯注,极耗精力。又练了半个时辰,冉裕年老,渐渐体力不支,便撤剑笑道:“遇儿,秦王九剑的要诀已全部传授与你,你要仔细体会,记住这句话,秦王九剑妙在出剑发力,制敌于先,攻其要害,倒不在于自身有无破绽。”

    何遇道:“弟子明白,秦王九剑以攻为守,攻敌之所必救,自然就不用守了,这种思路最能提升出剑速度,所以这路剑法的精髓就是以最短距离刺中敌人要害,要在速度和角度上做文章。”

    冉裕呵呵笑道:“遇儿聪慧,一点就透,半天不到能有如此领悟,真让为师欣慰啊。”

    灯儿见冉裕夸赞何遇,心里乐开了花,从旁边递过面巾,给师父擦脸。灯儿乖巧懂事,冉裕对她极为钟爱。

    次日上午,何遇继续练剑。秦王九剑最讲悟性,越练疑惑越多,一旦解开疑惑,威力便攀升一个台阶,可以说是学无止境,饶是他天赋极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再有突破。

    冉裕见徒儿已然记熟剑招,到了下午,便开始传授何遇枪法。

    冉裕将何遇、灯儿带到内院一间祭堂。祭堂庄严肃穆,当中一幅巨型画像。

    画像中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武将,天神一般,身长九尺,面容和冉裕相似。画像前立有一牌位,上面镌刻着“大魏平皇帝冉闵之灵位”几个金字。

    冉裕腿脚不便,无法跪拜。何遇、灯儿却是跪下一连磕了三个头。何遇心道:“冉闵英雄盖世,又是师父的老爹,算起来还是自己师祖,这几个头倒是应该磕的。”

    冉裕等两人磕了头,正色道:“遇之,为师今日传你一招枪法,此枪法为我冉氏家传,先帝正是凭借这招枪法,纵横沙场,所向无敌,你要用心习之。”

    何遇、灯儿一听就愣住了:“难不成师父口误,既是武学招式,最少也不应少于三招,哪有单凭一招包打天下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