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获得支持-《武霸蜀汉》
第(1/3)页
前世,恰巧有个机会,他有幸听过一个著名经济学家的课,这个教授恰好在这堂课上讲了古代之经济,说道了蜀汉直百钱。
而资治通鉴亦有记载,“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刘巴曰:‘此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意思就是,刘备拿下蜀地后,财政困难,军费紧张,他甚是担忧。此时刘巴献策,铸直百钱,并用武力,平稳物价,用这样的方法,只用了数月,国库便充实了。
刘镡想了想道,“朕观现行铸币,不足五铢,实值一文,则规百钱,且为劣币。此举虽能在短时间内充盈国库,朝廷虽已平抑物价,但长此以往,物稀钱多,极易引起货币贬值,蜀地经济便会奔溃!朕虽愚笨,然也知此举是以一钱购买民间价值百钱的货物,是中赤裸裸的掠夺!”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眼睛可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诸葛亮二人,二人的神色从一开始的疑惑,逐渐的变为震惊。
这些话,可是从来都没有人对皇帝说过的。
“难道是陛下身边藏有高人?”诸葛亮疑惑着。
刘镡在心里笑了笑,继续道,“如此下去,不出十年,蜀地民间则极为贫瘠,我朝,民众手中虽握钱币,但却无物易之。时值那期,朝廷抑价便会无用,直百钱便会极度贬值,朕称此现象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李严嘴里念叨着,问道,“陛下,何为通货膨胀?”
刘镡道,“通货膨胀,钱币的购买能力下降,是经济崩溃的一种现象。朕就拿岳父一家上下做个举证,假设岳父年俸一千五百石,价值万钱。以现今物价,足矣养活岳父全家上下犹有存,然十年之后,万钱之资却只值五百石,此时,万钱之资已不足以养活岳父一家上下了,这便为通货膨胀,二位长辈想想,全国上下皆为此像,当如何?”
“经济崩塌,朝廷越是铸币,此现象越盛,朝廷公信力尽失,蜀地愈发疲敝,百姓更加民不聊生?”诸葛亮正色道。
刘镡点点头,前世的时候,史学家便有过猜测,为何成都皇城被魏攻破后,刘禅朝并未做抵抗便投降了,实则是那时的蜀地,已经是毫无抵抗之力了。
而引起这的根本原因就是这时的蜀地经济已然崩溃,常年北伐不得不让政府加大对民间财富的掠夺以充军资,百姓极度贫穷,不起而反抗都已然成了奇迹,为朝廷对抗他国侵略,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故刘禅投降了。
“是极,然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提高民生,首先则必须减缓铸币的速度,以求逐渐的平缓物价。其次便是提高民间生产力了!然相父北伐,却又需要大量物资钱财,朕这就想着,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筹资呢?大力铸币,实非良策啊,二位长辈!”刘镡抓着诸葛亮的手,眼中含泪道,“朕不想北伐之后,蜀地却已崩溃,那时,朕为亡国之君,二位长辈尽成亡国之臣!父皇基业,尽数毁于我辈耳,呜呼哀哉!”
诸葛亮怔怔的望着刘镡,皇帝的这番话当真是深深的刺激了他,北伐事宜不能停,但他亦不想做亡国之臣,当下便问道,“陛下可有何良策?”
刘镡指了指脑袋道,“朕的脑袋里,有些前所未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能对外出售,或能改变民生,亦能提高生产效率。若将这些生产制造出来,所得之资,并不低于铸币,且能平衡物价,提高民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