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方案,气拳结合-《武霸蜀汉》


    第(1/3)页

    兵器,在这个时代就是刀剑抢戟,对一个国家的军队尤为重要,前几日刘镡观司兵营整个生产流程,发觉了很多不足之处,亦可以称之为弊端。

    首先,虽然整个司兵营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里面是以作坊为单位的,一个熟练的铁匠师傅,带着几个徒弟便为一个作坊,每个作坊之间或许有互相学习或者联系,却实则这种联系不是那么强。

    就比如这个作坊师傅技术老道一些,打的刀剑刀身便薄一些也能满足要求,那个师傅手艺差一些,根据经验,他便将刀身打的厚一些才能满足要求。

    还有枪头、戟头的生产,刘镡也发现,每个作坊生产的戟头尺寸也不尽相同。

    甚至,他在整个司兵营,没有发现类似尺子的存在。

    一个师傅就在那里目测或者以手掌量之......

    这样的弊端就是无法批量流水生产,一把刀剑都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木柄刃鞘,一个戟头也必须有合适的木把与之匹配,其中任何一个部件损坏后,再想要快速寻找与之匹配的部件可谓是非常困难,说不得只能将其余部件拿回司兵营重新匹配。

    若是能够将这些部件的尺寸全部统一起来,就会省去这些麻烦,司兵营只需按照尺寸生产部件便好,就如同前世每个汽车公司专门为自己厂里的汽车生产的零配件一样,汽车的那个部件坏了,只需从厂家按照规格名称调取便是。

    比起汽车的配件,司兵营生产的刀剑枪戟配件,就简单多了,但若是真按照统一式样打造,那不论是对材料的节省,还是打造效率,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故刘镡第一个意见就是制尺,发放于每个作坊,令其熟悉对尺子的使用。

    其后,刘镡画上了直尺的形状,想了想,他又画上了卷尺、游标卡尺的图案,并在旁边做了注解。

    如卷尺,可用丝绸来制。游标卡尺,分为上下两个刻度,该如何计算。

    至于现行的尺寸大小,刘镡倒是没有再做修改,这个太过系统,而且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实在不易。

    如今的一尺,刘镡大概比划过,就是前世的24厘米左右。一尺为十寸,一寸也约相当于前世的2.4厘米。

    想想古时的七尺男儿,身高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故只要是个正常的成年男子,都可以七尺男儿自居。

    第二,以尺寸立规,详细规定刀剑枪戟尺寸,严格按照尺寸打造。

    严格按照尺寸打造,或许在前期打造的慢一点,但一定时间待工匠们熟练之后,影响绝对是空前的,这和秦始皇当时的车同轨书同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提高锻打和淬火次数。

    利用锻打尽可能降低铁中含碳量,正所谓百炼成钢,钢的性能比起铁来,要硬许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