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后,他才转向站在一旁,因为紧张而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的陆运粮。 工作人员端上放着大红花的托盘。 陈朝阳没有直接拿起,而是先伸手,紧紧握住了陆运粮这双布满老茧,因长期劳作而关节粗大的手。 “陆运粮同志,”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出, “你这双手,了不起啊。 就是这双手,端住了那个脸盆,也端稳了我们工程的进度,更端出了咱们劳动人民的志气和智慧。” 陆运粮感受到手上传来的力量,听着这从未听过,却直抵心窝的暖心话,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想说什么,却激动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就在这时,《汉东日报》那台座机相机旁的镁光灯猛地爆闪了一下,冒出一小股白烟。 “哎呦!” “娘嘞,打闪了?!” 台下靠近的乡亲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闪光吓了一跳,发出一片惊呼,随即又爆发出,更觉新奇有趣的哄笑和议论。 这小小的插曲,反而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陈朝阳就趁着这闪光定格、万众瞩目的瞬间,亲手拿起那朵用崭新红绸扎成的大红花,动作缓慢而郑重地,戴在了陆运粮的胸前。 确保戴得端正、牢固。 这个细微的动作,充满了尊重。 红绸花在土布褂子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奖励,而是一枚闪耀在普通劳动者身上的勋章。 戴好花,陈朝阳后退半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面前心绪激动的陆运粮。 “运粮同志,”他声音洪亮,确保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见:“我今天,要给你敬个礼!”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让全场瞬间寂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