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一刻,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 只见在一个巨大的空间内, 出现了几个像是风扇一样的大型扇叶结构, 这些扇叶结构,正在被流经多孔菌的洋流推动而快速转动着, 而这处空间的两头有数个金属圆球在那里不断的摆动着,似乎在进行着某种工作。 “果然,克隆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电力!” “不过奇怪的是,并没有看到线路从这处空间内延伸出去,这些克隆人是怎么运输电力的?” “嗯!”注意到什么的杨勐放大了那些摆动的金属圆球, 他发现在这些金属圆球上方都链接着一条粗壮的电缆, 因为这处空间的水流很大,这些金属圆球无法稳定的停下来,只能随着水流而摆动, 这时一个金属圆球从电缆上脱离,滚入了一个孔洞中, 而另一个孔洞中立刻出现了一个金属圆球,将摆动的电缆插入自己的身体,而后整个金属圆球又随着电缆摆动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杨勐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荒诞的念头: “这些克隆人,难道是在利用金属圆球去运送电力!” 想到之前,自己操作617号金属圆球接近飞船时, 刚插上电缆便被发现的情况,或许,在克隆人的世界中,有专门运送电力的金属圆球存在。 “可为何不用电缆?” 杨勐思索了一下,让探测器寻找了一番, 见没有电缆从这处空间中延伸出去,杨勐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对了!小尹617金属圆球所用电池储能方式是什么?” “正在检测中……” “是类似氢燃料电池的动力电池方式!” “氢燃料电池!” “这是什么技术?” 这项技术杨勐并不了解, 对于已经掌握可控核聚变,和微型核裂变动力电池技术的人类来说, 这种百年前的落后技术, 除了历史课本的某个角落标注一下,其他地方已经没有应用。 所幸作为人工智能小尹,在数据库中储存着大量的技术数据, 在小尹的解释下, 杨勐很快便明白了617号金属圆球上所用的电池技术是什么: “所以说,这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储能电池技术,而是往里加注氢燃料才能进行使用!” “是的!” 听到小尹的肯定的回答,杨勐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在暗道自己心中的疏忽, 他竟然没有去关注617号金属圆球电池,使得他遗漏了如此重要的信息,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 在他出生的时候人类已经进入了核聚变时代, 因为聚变技术引发的材料技术突破,使得人类的用上了更为先进电池技术。 就好像在人类过去的某一个时段, 一出生便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的年轻人,又有几人知道在他们出生的几十年前,人类还使用着一种名为“传呼机”的通信设备。 电池技术对于杨勐来说很普遍,并不不值得关住。 但不论如何, 在了解完氢燃料电池技术后, 杨勐发现聚变燃料可能有了着落, 他接下来要找的便是,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地方, 虽然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氢元素还无法直接作为聚变燃料使用, 但这种氢元素,已经经过不少的提纯过程, 他只需在进行几个压缩制取的步骤,便能直接用于聚变装置。 …… 寻找的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地方,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毕竟一个工业体系的结构,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生产电池和氢燃料的地方,发电设备在空间距离上并不远, 因此, 仅仅两个小时后, 一直跟随金属圆球的探测器,便找到了一处褐色的半球形建筑。 通过不断进出的金属圆球,以及周围异常的电磁的强度, 小尹判断出,这处地方可能与电池的生产有关, 面对这个像是倒扣在地上的碗装结构,杨勐让小尹派出了微型机器人,小心翼翼的接近这个建筑, 因为金属圆球的频繁进出, 微型机器人跟随着一个金属圆球混入了其中, 等进入这半球形建筑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