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边地扰动-《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李晔反复翻看卷宗,却没见到军中有柴荣整个人。
    旋即想到这个时代,战乱提前结束,柴荣可能刚刚出生。
    军中姓柴的将领,只有柴再用和他的儿子柴克宏,这对父子堪称将门虎子,在军中名噪一时。
    二代将领都是能文能武之辈。
    与符彦卿一样,是大唐帝国重点培养的对象。
    东瀛道的混乱,则是大量武士不满源经基的妥协路线,企图以武力复兴倭国,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
    源经基的统治只维持在关东,无力约束关东之外的势力。
    特别是王审知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动辄患病卧床,命长子王延翰权知军府事。
    王延翰虽然颇通文墨,但生性暗弱,又骄奢淫逸,镇不住手下的几个弟弟,兄弟明争暗斗,让倭人找到了突破口。
    山贼海贼一起发动,劫掠港口,烧杀村舍,四国人心惶惶。
    兄弟几人全然不顾。
    倭人武士引起的骚乱也许是纤芥之疾,但另一条鳄鱼的目光却望向了他们。
    安平郡王李祎自镇平安城以来,凭借高超的手腕,收服杨氏、刘氏、李氏等人在倭国的封地,组成了一个军事联盟。
    手握东瀛最精华之地,李祎励精图治,几年间,便大有气象。
    还招收了一支倭人武士为爪牙,对南面的王家虎视眈眈。
    李晔收到皇城司的密报,只是淡淡一笑。
    当初把他放在倭国,未尝没有这种心思。
    对李祎执着权势的精神,李晔还是相当佩服的。
    放在外面,倒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晔从不排斥野心。
    有野心的人才会有动力。
    倭国的半壁江山留给李祎折腾也未尝不可。
    如今的李晔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看待问题。
    相对于吐蕃和东瀛,漠北的战报就不那么乐观了。
    从去年秋天开始,对蒙兀的征讨就不那么顺利。
    集合了辽西、漠北、朝廷的力量,虽然拿下了斡难河流域,但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蒙兀人从不正面交战。
    唐军来,便纵轻骑游走。
    他们对地形的掌控远在唐军之上。
    沙漠、草原、河谷、山地,都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