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相关的项目很快被登记归档且公开,远望二号作为负责人也很快公布了用工初步需求,直接在目前有空闲的舰娘之中招募。 首先组建工程指挥部,然后按照实际工作分配几个下属部门,安排部门负责人之后,再让负责人自己继续招募。 远望二号总管全局,同时直接负责设计部,设计部也是整个项目前期的核心。 恒星计算机这种规模的工程,放在联盟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指挥部和设计部的首要任务,是要制定工程的各项标准。 包括建设地址的筛选标准,建造设备和工程船的改造标准,具体建设的各种指标等等。 有了标准,在设计部门画图纸的时候,其他部门才能提前开始挑选地址,有了建造地址才能提前转移工程设备和资源设施。 然后就是画具体的图纸了,首先是行星计算机的图纸。 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需求上看,在现有的行星级科研探索舰的设计图基础上修改,都是非常合适的方向。 科研舰本来就是主机最强,其他辅助功能最弱的战舰。 现在再把其他功能砍到聊胜于无,用恒星计算机的技术替换现有主机,一个行星计算机差不多就成型了。 一颗舰娘母星规模的行星计算机,基本上能够满足上百亿人口随便玩了。 一个星系内有一颗行星计算机,就基本不需要额外建设其他计算和服务器相关设备了。 行星计算机设计完成之后,就是各种专门的建设工程船的改装,以及为恒星计算机工程专门准备的采集生产舰,最后才是工程的核心目标——恒星计算机本身。 远望二号并不准备照搬现有恒星计算机的图纸,因为那显然不是最优化的设计,主要是不够大! 相比恒星计算机而言,行星计算机的规模虽然小了几个数量级,但是它是近似实心的结构,不是包在行星上的一层皮。 恒星计算机虽然规模庞大,但结构上却是高度中空的,真正的计算设备只有外壳上那薄薄的一层,厚度甚至比地球半径还要薄三分之一,如果把整个结构缩小到鸡蛋大小,这这层球壳可能还不如鸡蛋壳厚。 因为恒星计算机这种中空的球壳结构,在结构密度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外壳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加速度,基本是根球壳的厚度呈正比的,球壳的厚度增加一倍,结构承受的重力也会增加一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