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东山再起-《大楚第一差》
            
            
            
                
    第(2/3)页
    给他老父亲做完这些活动,他临出门时,老父亲还特意叮嘱他,晚上早些回家,帮他再锻炼一下腿部的肌肉,当时他满口答应,可谁能想得到,这个承诺,他永远兑现不了了,而且当时父子俩的对话,竟成了永诀。
    此时想到老父亲盯着自己出门时的眼神,负责人心如刀绞,他无法想象,自己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一旦死于非命,家里人的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呀?首先失去经济来源的他们,很快就会花光家中的积蓄,以至于出现饿肚子的情况,就算是自己那些兄弟姐妹,念在亲情的份上,向家里人伸出了援手,但是正所谓救急不救穷,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不能解决根本原因,长期指望别人接济的话,绝非长久之计,毕竟自己那些兄弟姐妹的生活也过得不怎么样,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温饱,已经非常勉强了,又怎么有多余的能力,长期救助别人呢。
    到时候如果他的娘子不能在关键时刻,担起家庭的重担,出去闯荡赚钱的话,他们一家人很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这个可怕的想法一出现,负责人闭着的眼睛,眼角缓缓渗出了泪水,因为他心里明白,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自己。
    除了怕家里人在自己撒手人寰之后,会被饿死之外,还有两件更让负责人牵肠挂肚的事情,第一件,便是老父亲的伤势,自己一旦不在人世,兄弟姐妹们又不能长期陪在他的身边,光靠老娘和娘子,两个女人,即便是有心帮他活动腿脚,也没那个力呀,万一老父亲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养好伤,落下了病根,那他即便是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
    而第二件事,是关于他儿子的。
    负责人因为家境贫困,所以长到二十多岁,仍然没有娶上媳妇儿,看到同龄人不论是比自己优秀的,还是不如自己的,全都娶上了老婆,负责人当时心里特别着急,因为自己的婚事,他曾经多次跟自己的老父亲沟通,向他明确表示,即便是家里真的没钱,老父亲可以出去借贷,先把自己的婚事给办了,至于欠下的债,自己以后出去做苦力挣钱还。
    老父亲当时见到负责人说出这样的话,非常感动,最后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家里的实情,告诉了负责人。
    原来负责人家里兄妹众多,而他是兄弟们当中排行最小的,家里之前为他的兄长操办婚事时,已经多方借债,欠下了巨额债务,以至于轮到他娶妻的时候,即便是他的老父亲想去借钱,也不会有人再借给他钱了。
    认识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之后,负责人当时差点绝望,堂堂七尺男儿,站在外面不比谁矮,但却连一帮媳妇儿都娶不上,这在当时年轻气盛的他看来,实在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
    明白了家里的情况,他知道父母是指望不上了,想要早日娶上媳妇儿,就得靠自己努力。
    从那以后,他在外面赚钱的时候,更加卖力气,不管多苦多累的活,他都争着干,就连其他苦力,看不上眼的掏粪工,他都会捏着鼻子去干,只为能多挣两块铜板,让自己早一点娶上媳妇儿。
    好在他这番努力并没有白费,在拼死拼活干了两年半之后,他终于凑够了一笔钱,虽然这些钱数额不大,但是托媒婆给自己找一个媳妇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经过了耐心的等待,媒婆给他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人,这个女人虽然相貌丑陋,但体格健壮,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负责人眼看自己年纪大了,虽然对于这个女人的长相不满意,但也知道自己没有挑选的余地,最后只能含恨答应这门亲事,把这个女人娶进了门。
    成亲之后他发现,自己之前对于媳妇的看法,太片面了,虽然他的妻子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但却是个过日子的人,自打进了他们家的门,他妻子任劳任怨,脏活累活一把抓,让他的老爹老娘省了不少的心。
    既然这个媳妇儿如此能干又孝顺老人,负责人心里不满的情绪,渐渐消失不见,甚至和媳妇的感情越来越好。
    他这个媳妇儿也很争气,两个人成亲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老父亲抱上了孙子之后,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儿子的降生,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但好景不长,他儿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为了让儿子长大之后有个更好的前程,他把平日积攒下来的工钱,全都拿出来,送儿子去读私塾。
    他儿子去了没两天,就对私塾产生了恐惧心理,不管家里人怎么打他骂他,他都表示,就算是死,也不去那个读书的地方了。
    刚开始的时候,负责人认为是自己的儿子没出息,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去了两天私塾,才出现了逆反心理,和自己唱起了反调。
    但是经过详细的走访和调查,他渐渐明白,是自己误会了儿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