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嫉妒-《宋鼎》
第(2/3)页
“对于别人来说,要想扳倒一个方面大员,自然需要人证物证俱是铁证如山才行,可对于贾丞相来说,当下的证据已经够了。更何况涉及的是谋逆的罪行,这种事一贯是宁杀错、不放过的。”廖莹中答道:“我这便修书命娄成前来,同时上书临安,言明其罪过,请朝廷定夺。”
贾旭说道:“我料娄成必不会来,上书朝廷一来一回两三个月,我们只在原地枯等,也太耽误时间。”
廖莹中听他如此说,惊道:“你不会又要先斩后奏吧?”
“廖叔,你看你这话说的,什么叫‘又’?我是那先斩后奏的人么?”贾旭说道:“如果有必要,我就直接斩了,至于奏不奏,那是廖叔你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嘛。”
————————————
廖莹中修书吉阳军使娄成,称安抚使司为加强岛上一府三军之联系,欲建环岛轨道。目前轨道已经铺设到了感恩,下一步将联通吉阳军治所宁远县。书中命娄成道感恩县来面见安抚使,并与昌化军使贾旭就施工事项进行对接。
娄成当然不可能会来,他自己干了什么事儿,自己不知道么?按“原计划”,当符士卿奇袭德旺老寨、控制石碌铁矿之后,三天之内,他就将率领吉阳军“驱逐”黎民峒丁,“收复”铁矿。贾旭率神火营将符士卿围在德旺的老寨中时,他就带着人埋伏在南方稍远的山林之中,见事情提前败露,也是十分懊恼,只能在心里埋怨这些黎民处事不秘。
要是完全由他自己经手,绝不会把事情办成这样!
只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他终究也没敢直接派兵攻击贾旭,只能悄悄带兵退回宁远县,然后每日祈祷符士卿的嘴能严实一些,别把自己卖得太彻底。
可随着廖莹中的书信来到,命他去感恩县相见,他便知道,自己想要逃过这一劫、怕是无望。只能寄希望于廖莹中向临安报告此事,公文来回尚有数月时间,他抓紧这最后的当口整军备战,以求自保。
上书朝廷争辩之类的事自然也要做,但是朝中执掌权柄的是贾旭的父亲!用脚指头想也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只希望能多拖延一天算一天罢了。
平心而论,娄成其实也算是一员干吏。吉阳军辖地处于岛内最南端,紧接黎母山南麓,岛上黎民无事还好,若是有事,吉阳军往往首当其冲。故而与岛上其他各军武备荒废不同,吉阳军额定的两千兵士,始终俱是满员,而且军械完备、训练有素,军饷也是足额发放。
这就很难得了,不要以为做到这点,他娄成不克扣就行,要知道大宋的军费从枢密院发出来就不是足额的,层层扒皮到娄成手里,能剩下一半,都要说上官怜悯了。也就是说,娄成要想保证足兵足饷,就要靠吉阳军这一地,筹措出一多半的军饷来补足差额。
娄成为此上马练军、下马治民,利用吉阳军位处大宋最南端、面朝南洋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港口,为海贸船只提供往来补给、修缮、避风等一系列服务,并借机与之开展贸易,将从黎民手中的沉香、广幅布(棉布)、黄花梨木、苏木、槟榔、吉贝、白藤等等特产与海商手中的金银、米粮、瓷器、纱绢等开展交易,从中赚取差价以补军用。
以吉阳军区区两三万贫僻人口,养活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娄成为此累得四十多岁两鬓都白了。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贾旭在岛上的崛起,是又震惊、又羡慕,更多的,则是无比的嫉妒。
凭什么,贾旭的运气就那么好,能在岛上发现如此规模品质的大铁矿?凭什么,安抚使司就毫不克扣贾旭的粮饷,反而从吉阳军和万安军的粮饷中克扣更多来给贾旭补齐?凭什么,原本会发给岛内各军的流徙罪民,自从贾旭到此之后,就只发给昌化军、而再不给其他家?
就凭他是当朝宰辅的独子么?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