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虞城县独立团驻军营地。 包括一心大师在内的41位少林武僧,已经穿上黄绿色夏季军装,站在操场上分成班组,开始分批次训练独立团士兵刺刀术。 这一次,不止是王旭东的老1营士兵在训练。 2营和3营都参与进来。 相对应的,2营和3营的伙食标准也提升上来。 这又是一大笔钱。 幸好,王旭东手里捏着十一万大洋的存款,可以轻松解决这个压力。 练兵养兵,其实吃喝是小花费。 真正的大钱,是枪炮。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句话真不是胡说。 国府军工业水平太低了,一颗普通子弹都需要几毛钱。 士兵们训练枪术,打草靶都是按颗来算。 王旭东没有参军之前,像归德县驻防军,训练打3发子弹,上战场发3发子弹,每个人6发子弹,就得与小鬼子真刀真枪的打硬仗。 每一颗子弹都太贵了。 当然,也有长官贪污公款,舍不得给士兵花钱的缘故。 王旭东不是这样的。 他不在乎钱,他自掏腰包给士兵提高伙食标准,又想尽办法给独立团士兵采购武器军火,提高士兵打靶的子弹训练量。 他的工作没有白费。 独立团在这样高标准、高严格的训练下,战斗力在迅速提升着。 “刺——” “杀——” 操场上,穿着夏季黄绿色军装的独立团士兵们,在毒辣的太阳底下,全身大汗淋漓,练习王旭东传授的刺刀术。 一套动作很简单,刺上、刺下、刺左、刺右…… 每一式都是杀招! 简单、凌厉。 是王旭东结合少林绝艺,以自己武道大宗师的武术境界,总结出来的刺杀动作。 武僧教官团们,毕竟专业习武几十年,只与王旭东简单切磋一番,就领会刺杀术的精髓,此刻亲身下场,帮着士兵们调整细微动作。 一板一眼,十分认真。 士兵们练得很刻苦,全身大汗淋漓,那刺刀在阳光底下,却闪烁冷厉寒光。 当士兵们动作越来越整齐划一。 场外人看着,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但这种美感,如果放在战场上,就会变成一种恐怖的杀人机器。 “开饭啦——” 王德胜灿烂的笑脸,出现在校场上。 此时,他真是鲤鱼跃龙门了。 青堌集一战后,他就从连级司务长,升到了迎击军需官的位置。 而且,在王旭东插手2营、3营训练事务后。 王德胜权力暴涨,也跟着插手2营、3营士兵伙食标准,分夺了团级军需主任的权力。 可以说,只要王旭东支持他。 下一位军需主任,肯定就是王德胜。 所以,王德胜对王旭东充满感激,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愈发尽心尽力搞好后勤工作。 每当士兵们训练完,他就亲自领着手下几个司务长,以及炊事班班长和炊事员们,拎着香喷喷的饭菜来慰问大家。 务必让大家吃饱、吃好。 冬夏两套军装、还有水壶、帐篷、被褥、军鞋等物资,也全心全意做到最好,保证质量,不敢有丝毫贪污克扣的小动作。 在士兵们吃饭的时候,还经常充当宣讲员,给士兵们洗脑,说王旭东的好处。 渐渐地,王德胜在独立团的地位越来越高。 这么会办事的人。 谁不倚重? 王旭东自然也是如此,把王德胜当成第一等心腹之人来培养。 “王长官,今天吃什么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