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双方接着又开始陷入扯皮对骂当中。 这些事也都摆到了刘彻案前。 看着乌桓、鲜卑、羌族等人干活这般卖力,并且得到了让人惊喜的效果,刘彻决定将打仗时间往后拖一下,听说在马鬃山附近的京观已经凑了二十多万,现在速度慢了下来,再给他们两个月,估计应该能凑过三十多万,到时候出兵,一者收拾匈奴,二者震慑胡人各部,三者他打算在马鬃山举行一场祭祀,告慰天地。 天天看这些情报,刘彻从未觉得如此舒心过,不过也有让他头疼的事情。 他之前以为京观之事,应该会折腾个一两年,可是从未想过,此事会让草原各部争起来,鲜卑为了拖乌桓后腿,与其相争,羌人、羯人、丁零那些,为了不让东胡做大,纷纷也抢功劳,得亏当初定的目标够大,若是以阿瑶十万的标准,估计去年年底,就已经将京观弄好了。 只不过乌桓他们干活卖力,现在轮到他实现诺言的时候了。 原先他还想着趁着国库丰饶,又不打仗,修建一些建筑用于祈福、求神,或者建些宫室改善一下条件。 可是现在长安扩建,加上京观一事,他手中的钱就无闲余了,东方朔天天给他诉苦,让他头疼不已。 过往此人风趣幽默,说话十分有趣,自从管了国库,三句不离钱,若不是看他尽心尽力的份上,外加是自己亲戚,自己都要将他给换了,还自己一个清静。 偏偏他的长女听不出他的烦躁,听说要将东方朔给换了,那是跃跃欲试,积极踊跃地表示要做大司农。 刘彻一下子觉得东方朔的优点数不胜数,臣子将他的家败了,他还能诛族来平复怒火,可若是阿瑶出手,他找谁算账,总不能自己找自己吧。 不过刘彻觉得刘瑶应该也为钱在头疼。 父女同病相怜,现在总应该有共同语言吧。 …… 刘瑶在府中逗阿月、阿轩玩,听说刘彻宣她入宫,看着传话的小黄门,纳闷道:“阿父为何宣我进宫?” 小黄门笑的眼睛都挤成缝了,“奴婢不知,不过陛下近日心情很好,可能有好事与长公主说。” 刘瑶戳了戳阿月小家伙的软腮,自问自答:“好事?啧啧,总觉得不对劲。” 她一个公主,也不干涉朝政,朝堂中就是有再多好事,刘彻给三公九卿炫耀就行了,和她炫耀,和对牛弹琴差不多,说不定自己还会泼他一盆冷水。 不过…… 刘瑶想起曹襄说起的关于草原还有西域的热闹,眼珠子转了转,难道是因为这事? 阿月笑盈盈学话,“不对劲!” 阿轩也点点头,“不对劲!” 刘瑶点了点两人的小鼻头,“你们懂什么意思吗?” 两个小家伙回以迷茫的眼神。 他们不知道啊!阿母这样说了,他们也就这样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