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贾修在测试没有目标种族特殊要求的法术时,一律用瀚纳仕当靶子。 以后贾修再搞出来的法术成果,多少得给瀚纳仕算个百分之零点几的功劳,致谢的时候值得提一嘴。 而在瀚纳仕和贾修之间的半空中,停留着一支火焰箭。 是贾修为了测试时停刚打出去的。 魔力凝聚的箭矢,以一个奇妙的状态停留在空中,箭矢上携带的火焰,被固定在一个升腾的瞬间,以至于看上去都有点假。 这叫时停效果还真没啥大毛病。 贾修接着尝试,发现了不止暂停的功能,他可以将生效中的法术,“快进”或“后退”,找到任何一个他想要的状态。 并且,在现在的这支火焰箭上,他还能看到类似编码的东西。 符文之眼偷偷升级了没告诉他? 这上也没字啊? 而这种编码,并不是他熟悉的编程语言,也不是二进制。 似乎是元素的某种状态标记,以某种规律组成。 编码,编码…… 贾修突然想到,如果他理解法术的方式,是代码,代码对应符文,而按照代码的使用过程,计算机可也不是能直接“读懂”代码的,是需要转换成机器可以执行的二进制形式。 那如此说来,现在火焰箭上能看到的这些,就是此法术在这一瞬间,正在执行的“二进制编码”,当然它的表现形式不是二进制,是一种目前还完全看不懂的玩意儿。 既然有最终的执行状态,有一开始的编程代码状态,那理所应当的,应该有一个从代码转变到“机器码”的过程。 一个可以解释法术如何生效的过程。 超级重大发现! 意识到这一点后,贾修一下子激动到有点耳鸣。 要知道,魔法这一学科,说严谨算是严谨,比起上个世代窝在黑黢黢的尖塔里,靠着片面的观察效果,和神神叨叨的自创概念来应用魔力的方式,那绝对是严谨很多。 不过要是比起数学这种明明白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学科,那魔法可以说是相当“野蛮又自由”了。 事实上,很多魔法的根本原理,并没有完全掌握,只有经验总结公式,或是没有经过完全证明的经验总结定理。 只要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到这条经验不能用的漏洞或反例,那就先凑合着用,管它原理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好使就行。 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准确来说,不止人类,所有使用魔法的种族,都面临一个困难的问题。 观测魔法的手段很有限。 法术生效了就是生效了,能明确的只有起手状态,和最终状态,而中间状态,有些魔法能捕捉到几个重要节点的变化。 比如法师之手这个相当基础的魔法,被拆解成魔力塑形,手型固定,操控链接几个节点,每一步大概发生了什么,施法者们已经研究出很多东西,虽然不能说完全掌握,但法师之手,算得上一个原理很清晰的法术了。 而更多的,是中间状态一片混沌,根本理不清楚。 比如传送。 是的,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法术之一,传送具体是怎么回事,如今还不确定。 在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中间过程里,被传送的东西,到底是处于什么状态,还没有定论,只有不同学派的施法者,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更离谱的是,根据这些不同的猜想,都建立出了不同的传送方式,还都能用,在各地都能见到。 以至于现在魔法界对传送的认知,是对于根本原理有多种不完全,但“可靠”的理解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接近真理,只能说不完全,不能说是错。 常用的交通方式,中间过程和原理还没搞太明白。 贾修在第一次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让他本就对传送抵触的心理(因为晕),变得更加抵触了。 不过后来还是想开了。 因为他想起一件事,如果没记错的话,飞机到底为什么能飞,在原理上也没完全缕清,只能说有解释,但都不完备。 流体力学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可飞机该坐还是坐。 传送好歹出故障的生存率还高不少呢,传送的故障迄今为止有记载的,并没有传送到不知什么地方去的情况,只有传送错地方的情况。 虽然地方错了有时也很危险,但总体的存活率来说,还是比从天上掉下来强不少的。 据说有些施法者,还挺期待着会发生传送后找不到的情况,比如一下子传送到其他位面什么的。 从同位面内传送术直接“飞升”成跨位面传送术。 能稳定应用,那也绝对是个大成果。 此时,贾修正聚精会神地寻找着火焰箭法术从代码转换到那种未知编码的过程。 不是很好找。 站在一个前游戏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必须得批评一下,宗主这交互设计做的不行。 明明是个需要很精准定位瞬间的功能,竟然没提供精准定位的方法。 只能靠快进和后退两个符文微调,调出去多少全看手劲,一哆嗦说不定就调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