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收获与远航-《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2/3)页

    疯王的一生被拆成一个个整齐的铁箱。

    打开的箱盖下闪着冷光,海风吹动金属的碰撞声,像在唱着胜利的余音。

    而空气中混杂着焦油与盐的气味,提醒着所有人,这财富是从尸山血海中打捞上来的,每一枚都沾着大海盗的罪恶。

    不远处,一名身着黑袍的文员正快速记录盘点结果。

    “金币一万三百一十枚,银币四万四千五百枚,金条八十根,魔晶三百七十二颗,账册十二册,契约九份,海图七卷。”

    他一项项念着,旁边的书记官飞快地抄录。

    艾利奥特听得连连咋舌,感叹:“疯王真是肥啊,比北境多数的领主都阔气。”

    路易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箱子:“确实,咬一口满口流油。”

    他接过文员递来的抄录本,随意翻了几页,目光在上面扫过。

    “这里头最珍贵的,反而是爆鸣炮的核心和几瓶特殊炼金火油。”他说着,语气带着一丝满意,“寄回去,让希尔科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挖出点新东西。”

    他又拿起一卷海图,摊在箱盖上,指尖轻点其上标红的线条:“这些航线去确认一下,若是准确,对曙光港意义非凡。”

    艾利奥特立刻应声,招呼文员去执行。

    路易斯继续往下翻,翻出几封盖着徽记的信件,有翡翠银行往来、商行契约,还有几封带灰烬印章的信函。

    他冷笑一声:“这些东西留着。也许以后能用得上。”

    文员立刻收起这些信件,小心装进防水皮袋中,封上印蜡。

    路易斯望着那堆整齐的箱子,笑了笑:“既然海盗的事也算告一段落,那就该让曙光真正驶出港口了。”

    艾利奥特立刻挺身,神情认真而激动:“遵命,大人。曙光舰队随时待命,所有补给、船员、装载都已准备就绪。”

    …………

    在击败海盗的第四天,所有的船舰都得到了妥善的维修,曙光舰队准备再次启航,这次的目标是帝国的东南行省。

    晨光破开厚重的海雾,照亮了那列整齐停泊在港口的曙光舰队。

    这支海上巨舰队已经在港口待命了数日,今天终于要迎来了它的第一次远航。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运输行动,它象征着北境的自立与崛起,是曙光港从一个偏远的港口跃升为北境经济枢纽的飞跃。

    无数的努力、决策与变革汇聚成这一天,曙光号的启航,赤潮意味着未来的影响力将延展至帝国的片沿海城市,特别是东南行省的卡尔文家族。

    海盗的宝藏异常丰厚,足以让北境的许多领主羡慕不已。

    但对于曙光港来说,这些战利品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附赠品,远远比不上眼前这场远航所蕴含的意义。

    曙光港的建设,正是为了打破北境的被困命运。

    每当冬季来临,冰雪封锁了所有陆路,北境与南方的贸易几乎停滞。

    为了将北境的矿产运到南方,再将南方的商品运送到北境,马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往往需要几个月,来回的旅程甚至长达一年之久。

    每一次粮食短缺、每一次资源供应的断裂,对于北境来说就仿佛悬在头顶的利刃。

    在这种被困的局面下,北境没有自主权,无法脱离帝国的喂养,总是被困在极寒和贫困之中,只能用战士的生命来换取粮食的补助。

    然而这条海路则是北境的曙光。

    它的成本仅为陆运的五分之一,能够在短短两个月内将物资运送到帝国东南行省。

    而且战舰护航的方式使得海上航行的安全性远超陆上,尤其是对于像北境这样依赖补给的地区来说,海运无疑是最可靠的运输方式。

    “曙光港,不只是一个港口,更是北境从依赖到自立的第一步。”

    路易斯站在堤顶,回望这一片忙碌的港口,心中感叹。

    舰队的准备工作早已在几日前就开始,现在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路易斯的目光扫过正在忙碌的港口工人,目光停留在那些正被搬运上船的物资上。

    主要的便是段星领产出的矿产,炁脉石、魔髓矿、燧髓油、燃烬沉铁。

    这几种珍贵矿产每一样放在南方都能迈出巨大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蒸汽机产出的廉价武器,以及廉价布料,还有一些魔兽皮毛。

    这些矿石和资源是赤潮一直以来,最大的收入来源。

    而今天,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它们将第一次通过海运送往帝国东南行省,为赤潮以及赤潮体系下的贵族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

    船上传来一阵阵粗犷的吆喝声和物品搬运的声音,重重的木箱被搬运上船,水手们脸上满是汗水,但每个人的动作都显得异常稳健。

    “快点,伙计们!把那些粮食箱拿上来!今天我们得出发,没时间磨蹭!”

    一名大胡子的水手对着身旁的年轻水手喊道,语气带着粗暴,充满了效率的紧迫感。

    “知道了,史密斯!别光喊,帮忙点!”年轻水手迅速跳上甲板,开始和其他人一起将重箱搬到船舱里。

    另一边,几个水手正检查船上的主炮,“把副炮的火药加满,确保主炮瞄准精准,炮手的位置也要调整到最佳。”

    每个人的心中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运输行动,而是代表着他们的未来。

    当一切都准备完整了,港口的气氛愈发紧张而兴奋。

    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海风与焦灼的气息,码头上的人群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几乎将整个曙光港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