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工匠们挥动铁锤,将山石一块块敲碎,填入坑洼。 民夫推着独轮车,来回运送石块与砂土,汗水顺着脊背滑落。 蒸汽鼓风机轰然运转,鼓风箱“呼呼”吐着热风,将黏稠的胶质物烧得融化,灌入石缝中,一点点封固路面。 而在一旁的石桌前,文官们正埋头疾书,登记工时与物资消耗,账目整齐得一目了然。 路障前立着赤潮通商署的小旗,木桩上悬挂着告示牌。 “此路修建,可以工换粮,包吃包住,工期半年。” 路易斯一行人刚现身,工人们顿时骚动起来。 许多刚归附不久的流民尤其激动,他们原本没有任何技艺,若是在别的领地,早就被当作无偿的奴隶。 可在赤潮,他们被编入修路队:每天有饭吃,有工分折抵,甚至还能拿到少量铁币与铜币。 “是领主大人!”有人认出来了,低声喊出。 “这就是……路易斯大人!”一个年轻人攥紧了手里的铁锤,眼神里既紧张又满是好奇。 他们听过许多老工匠的吹牛:比如伟大的赤潮领主,能一个打一百个蛮子。 就让人好奇他到底长什么模样? 会不会真如传言那样,威武霸气、三头六臂? 可当他们亲眼看见时,却发现那人只是安静地骑在马上。 外貌清秀,身影修长,神情冷峻沉稳。 没有传说中的神迹气象,也没有高不可攀的威压。 只是当路易斯当然经过时,竟轻轻向他们点了点头,露出笑容。 那一刻仿佛冬日里难得一见的太阳透过厚云照了下来,暖暖地洒在他们心口。 每个人都觉得,领主大人是在对自己笑。 于是原本期待着奇观的流民,并没有感到失望。 反而在这份意外的平常里,生出了一种更深的感动以及归属感。 看着完成一半的路面,路易斯并没有过多的寒暄,询问道:“这段路的进度如何?” 一名工头连忙应声:“路易斯大人再有半个月,就能彻底铺完山道,届时车队从赤潮可直通麦浪谷口。” 路易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骑马继续往前走。 这时一旁的费兰忍不住皱眉:“这条山路……明明能走,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修整?” 路易斯转过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能走和好走,是两回事。若只靠马,人还能勉强,能在雪地走 可车马队伍,若遇雨雪或泥泞,便会堵在半道,而且北境大多数都是雪天,道路是领地的血脉。货物与粮食若不能按时抵达,一切都白费了。” 他目光投向前方正在用车拉石头的流民:“所以必须修。” 费兰怔了怔,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那条正在成形的石路。 经过山道,接着一路向下,尘土与碎石渐渐平整。 不到半日功夫,一座新修的驿站便映入眼帘。 这座驿站建在河谷交汇处,青砖灰瓦,檐下悬挂着“赤潮驿”字样。 院落里停着十几辆商队大车,马匹在长槽里悠然饮水。 是一支南方来的商队,车厢上盖着防雨布,隐约透出酒桶的形状。 炉灶上炊烟袅袅,赶车人围着火堆喝着稀粥,偶尔传来阵阵笑声。 当路易斯与随行人踏入驿站时,立即引来不少目光。 “是路易斯大人!”有人低声议论,但没有喧哗,只是带着尊敬的眼神远远看着。 领队的中年商人见到路易斯,撞着胆子上前行礼:“大人,我们之前见过的,这次从南方来,是准备去赤潮城贩卖红酒。” 几句寒暄之后,商人便忍不住感叹:“这一路北上,我从未走得如此顺畅。 若在旧北境,车轮陷进雪地里是常事,如今却能一路畅通。赤潮的道路简直比南方的路还要通畅。” 旁边几个人也附和:“是啊,赤潮这边能卖出货,而且大家手里都有钱,买得起东西!听说去霜戟城的人越来越少了……” 几句寻常商话,却让费兰心头微微一紧。 霜戟城,他奉守一生的城池,曾是北境的心脏,如今却被人这样轻描淡写地评价成落寞。 他转头望着驿站里络绎不绝的人群,赤潮的领民、流民、商旅来来往往。 身为寒铁骑士团团长,他本应为北境的繁荣欣慰,可心底却难免有些怅然。 守护了一辈子的霜戟城,正在失去往日的辉煌。 而眼前这片由路易斯开辟的新领,却正崛起为北境新的商业中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