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没人听的话-《阴阳剥皮人》
            
            
            
                
    第(1/3)页
    官方的死亡证明和火化报告是在三天后送到的。
    苏晚萤没有去领取沈默的骨灰,她知道那里面什么都没有。
    他用自己存在的全部,偿还了一笔这个世界欠下的、长达数个世纪的旧债。
    她只是反复阅读着那份附带的《火化炉异常情况说明报告》。
    “……火化程序启动后,七号焚烧炉温度监控系统出现异常。在常规升温至850℃后,炉温在无任何外部干预的情况下,于37分钟内陡升至1614℃,远超设备安全阈值及炉体耐火砖熔点上限(约1580℃)。”
    “紧急停机冷却后,勘验人员进入炉膛内部,发现炉体结构完好,未出现熔融迹象。但在正对观测口的炉壁内侧,凝结出一层约三毫米厚的灰白色结晶体。该结晶体形态不规则,但宏观轮廓呈现出清晰的……耳廓状。”
    报告的附页是高分辨率照片。
    那片冰冷的灰白结晶,在冰冷的工业炉膛里,安静地“倾听”着什么。
    苏晚萤的手指抚过照片上那个轮廓,指尖冰凉。
    她以博物馆的名义,申请获取了结晶体的样本。
    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成分主要是高温形成的磷酸钙混合物,与骨灰成分类似。
    但其中,检测到了一条无法被数据库识别、在如此高温下本不可能存在的、结构极其稳定的未知有机蛋白链。
    它像是一种记忆的化石,将无形的信息,物化成了有形的结构。
    苏晚萤将自己关在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室里整整两天。
    她几乎翻遍了所有馆藏的地方志、怪异笔记和民间传说孤本。
    终于,在一本清代刊印、纸页发脆的《江南疫志补遗》的角落里,她找到了一段不起眼的注疏。
    那段文字是用朱砂小楷批注的,字迹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
    “世有听冥者,能闻执念之声,以身作伐,平息残响。然万声入耳,终有一偿。凡听冥者身殒,骨烬凝耳,谓之‘偿音’。示万言归寂,天地清宁。”
    偿音。
    万言归寂。
    苏晚萤的指尖停在那两个字上,久久未动。
    她终于明白了。
    沈默不是失败了,他甚至不是单纯的牺牲。
    他是以最彻底、最符合规则的方式,完成了历代所有“听冥者”都未能完成的终极闭环。
    他没有用更强的神秘去对抗神秘,而是用绝对的“沉默”,让那个以“语言”为核心的残响系统,第一次真正“还清了债务”。
    当系统里所有的“声音”都被结算清零,系统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轰然崩塌。
    他解剖了规则,然后成为了规则本身的一部分,一个永恒的、沉默的**。
    七日后,城市彻底恢复了正常。
    警局的内部通报里,所有悬而未决的诡异案件,都在同一天被标记为“线索中断,封存归档”。
    街头巷尾,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灵异传闻,仿佛那股弥漫在城市阴影中的不安与躁动,被一只无形的手彻底抹去。
    小舟来找过苏晚萤一次。
    他看起来好多了,那种如同青铜锈迹般附着在他皮肤上的诡异沉积物正在缓慢消退,他的梦境恢复了久违的、安宁的空白。
    他用手语告诉她,他再也“看”不到那些飘荡的光点了。
    世界在他眼中,前所未有的干净。
    一个周末的清晨,苏晚萤独自一人去了红砖楼的旧址。
    第(1/3)页